基层卫生
基层卫生

基层卫生

魏 华--发挥专业优势,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事管理
时间:2008年11月10日 发布者: 办公室 来源: 北京老医药卫生工作者协会

魏 华--发挥专业优势,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事管理.jpg


发挥专业优势,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事管理


        我在中央民族大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校医院)工作的一年中,与医院的领导、医务人员们建立了和谐的关系,得到了大家,包括就医患者的支持与认可。现谈谈我的工作体会。

       一  加深理解,了解社区工作

       退休医学专家进社区的政策出台后,能否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重要的是落实,将其带给人们的利益最充分的表达出来。退休医学专家到社区,不只是代表个人在工作,而是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向人们展示此项政策惠民的优势;不是简单的增加一个劳动力,而是要造就一个新的局面,使你所在部门的工作质量有较为明显的提升。在此之前,我从未在社区医院工作过,可以说对社区医院很陌生,经过全面了解,我总结这所医院有五个特点:一是医院领导班子很重视医院的发展;二是不断引进、补充高学历人才,全员的知识结构、层次逐渐提高;三是来院就医的基本是本校人员;四是相对大医院病种比较简单、明确;五是医院药剂科工作有一定基础。了解了这些情况,为我进一步发挥作用,搞好药事管理创造了条件。

       二  加强药事管理工作

       药房工作内容多,牵涉面广,政策性强。虽不能照搬大医院的管理模式,但应借鉴其经验。一些基础工作,特别是按药品管理法必须实施的内容应逐步落实。我们在社区药房工作,不能包办,但是应有主人翁的意识,对药房的工作可以建言、影响,可以帮助社区医务人员开拓眼界,使正规、科学的药事管理模式逐渐落实、施行。

       恢复库房管理,入库、出库制度  虽然库存量不大,但规范的库房管理工作是必须的。药房人员少,只能身兼数职,但也必须明确分工与职责,根据药房老人经验多,新人接受新事物快、熟悉电脑的特点,搭配人员组合。库存量小就需要增加进药次数,每次都细心做好入库、出库登记。月盘点也要准确无误。

       加强门诊药房管理  医院配置了电脑开方和常用的中医药诊断治疗设备,建立了院内局域网,形成了电脑开方、收费、药房发药联网服务。药房电脑虽已配置相关软件,但没有被充分利用,时常造成电脑库存数与实物数不相符,盘点形同虚设。2008年我们加强了药品的数量管理、品种管理、金额管理,以及特殊药品管理,大家了解、熟悉电脑软件中的各种功能,利用局域网的优势,理顺了药品的进、销、存,经过几个月的实践,各种药品的数量、金额都能达到基本准确,药品不断档,近效期药品及时下架,药品分类清晰等,使药品的基本管理得以实施。另外还建立健全了一系列文档。

       三   开展基础的临床药学工作

       开展临床药学工作是对药房工作的进一步要求,随着社区医院功能的逐渐加强,更多患者走进社区,临床药学也应在这里得以重视。

       开展处方评价、处方分析  我们每月分析30张处方,每季度抽出一个月做一次全员的处方分析,并增加了一些内容,为医院提供了详细的一手信息。我们于2007年10月、2008年1月、2008年4月输入了几万张处方,分别进行了多项分析。评价内容有品种数、抗菌药及注射剂的使用比例、基本药品数、通用名数、金额、诊断,用药品种最多、金额最高的处方,病种排序等。由于病源相对固定,通过这些资料可以掌握一些规律,能更好的服务于社区。

       对处方合理性进行监管  在处方调剂中,新老药师们逐渐掌握对处方合理性的把关。认真检查处方合法性,坚持“四查十对”,认为用药不合适时,主动去告知医生。

       开展药物咨询  基层医院的患者对药师的信任程度和期望值比我所预想的要高,经常有人对药品的使用提出各种咨询,这也促使药师们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医院已安排了讲课,我准备了“合理用药”的讲座。

       编写“医院处方集”  根据医院的需求,我组织编写了本院的处方集,将医院现有的几百种中、西成药,注射剂的名称、成分、规格、用法用量、适应症、不良反应、价格等内容逐一列入处方集中。已编写完毕,2008年下学期即可供全院使用。

       此外,2008年重新确认了不良反应监测责任人,开始进行药物不良反应监测。

       通过实践我感受到,社区确实需要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发现健康隐患的重担、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重担、延缓慢病发生并发症的重担等等都落在了社区医院。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需要社区卫生服务。如果能有更多的学科带头人进入社区医院,将会使其医疗水平得到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