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任务
承接任务

承接任务

北京医疗老专家赴陕西省延安服务活动
时间:2006年09月05日 发布者: 办公室 来源: 北京老医药卫生工作者协会

首批中国老科协医疗老专家西部巡回服务团小结


为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贯彻党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支持西部地区经济及卫生事业的发展,加强基层、农村医疗卫生建设,同时也是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办发(2005)9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发挥离退休医药卫生工作者的作用,受钱正英会长的嘱托和中国老科协、中国老科协卫生分会的委托,由北京老医药卫生工作者协会组建首批中国老科协医疗老专家西部巡回服务团(以下简称“医疗服务团”)在中国老科协陈妙兰副会长率领下于2006年8月18日直赴革命圣地延安。


一、本批以中国老科协卫生分会副会长、北京老卫协会长周凯发为团长、中国老科协办公室主任李国庆为副团长的“医疗服务团”,是根据延安方面提出的十个临床专业从北京地区九所三级甲等医院单位选派,均具有多年丰富临床经验的老医务工作者组成。名单如下:


中国老科协医疗老专家西部巡回服务团名单

111.png


二、“医疗服务”团于8月18日从北京出发中午抵达延安,受到陕西及延安方面各级领导的热烈欢迎,同日下午举行了隆重的启动仪式,共约200余人参加。原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委巡视组组长、省老科协李天文会长;原陕西省卫生厅厅长、省老科协刘爱梅副会长等从西安专程到延安参会。延安市人民政府郭宝仓副市长、市政府曹世斌副秘书长及市科协姬乃圣主席等出席了大会。延安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及大力支持给专家们以极大的鼓舞。启动大会结束后即开始了服务团的第一次讲座,由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陶国枢教授主讲“高血压病的防治”。


三、从8月19日开始,“医疗服务团”十位专家分为三组在延安市卫生局的安排下分别进行医疗服务和基层调研活动。主要对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延安市人民医院、延安博爱医院三所具有代表性的医院进行了对口的医疗教学查房、会诊、小型座谈、业余咨询、手术指导、具体技术操作及专业讲座等各种形式的服务活动。初步统计为:


1、临床查房      54次,  查看病人       363人次,   参与医务人员  303人次

2、会诊病人      33人次                  33人次                   191人次

3、小型座谈      15次                                             125人次

4、小型讲课      30次                                             417人次

5、业余咨询      约90人次

6、大型讲座       7次                                           约1000人次


222.png

授课专家均将其制作的多媒体讲课资料赠送给延安地区各医务界供学习参考。

 7、其他形式:

    危重病人抢救会诊:5人次   参与手术:1人次   器械操作:1人次

8、在此期间共收回所发出调研问卷221份(实际有效卷)。

参与答卷者为延安市7家医院11个专业的医护人员。分析结果如下:

从事工作年限:5年以下占35.3%   5年—10年占24.9%   10年以上占39.8%

学历:中专占:5%   大专占:20.4%    本科占:60.2%   研究生占14.5%

职称:医师占22.2%   主治医师占19%  副主任医师占20.8%   主任医师占16.7%

     副教授占9.5%  教  授 占4%    其他专业人员占7.6%         

⑴所有受访者对中国老科协组织这次活动均持正面的积极支持态度。

⑵认为进行对口支持的最佳形式分别为:

  学术讲座占:31%  会诊占:26.1%  咨询占:19%    查房占:13.6%   出门诊占10.3%

⑶认为讲座有益占:75.6%         有帮助占:19.9%       一般占:4.5%

⑷认为讲座收获很大者占:95%     较大者占:4.5%    

⑸希望多开展此项工作占:43%   希望多举办类似讲座占:29%  

希望扩大活动范围占:11%

    希望多做查房讲座者占:8%     希望增加中医、护理内容者占:6%

希望能到基层义诊讲座者占:3%

四、8月25日在延安市科协、老科协和卫生局有关领导陪同下,服务团参观了安塞县人民医院及宝塔区李渠和姚店中心卫生院并进行了实地调研。小结如下:

1、安塞县人民医院作为一所县级医院其门诊、病房设施及设备条件都比较好,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医院为安塞县16万人民群众的健康保健,医疗服务作了大量工作。但也了解到,县医院的技术力量比较薄弱,虽然也采取了进修、学习、请外院高级人才来院协助的“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来提高本院医技人员的业务水平,但人员流动性仍较大。

专家们建议:相关部门应深入调研采取有效措施留住人才,使基层卫生工作在现有的基础上有一个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2、李渠和姚店中心卫生院是延安宝塔区两个非常优秀的中心卫生院。“服务团”认为两所卫生院的建筑和医院条件非常好,疾控预防工作和围产期保健工作制度和登记制度以及对产后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痫的抢救治疗流程图规范齐全以保证抢救治疗及时到位。为了农民产妇能到卫生院分娩他们还做到免费接送方便了就医,特别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进展快速、效果良好,基本能解决老百姓因病致贫、返贫的问题,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基础。

专家们建议:

⑴要加强对从事X光检查的医务人员的自身防护,要设有独立的操作室。

⑵肠道门诊诊室应独立设置不应与小儿内科同为一室,要有肠道病人专用便池。

四、体会与建议:

    此次赴延医疗巡回服务活动受到延安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得到陕西省老科协、老卫协及延安市卫生局、市科协及老科协积极配合,热情帮助,医疗服务团成员深为感动。革命圣地延安是全国人民向往的地方,这里是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后三大主力的胜利会师处,是新中国红色政权的摇篮,老区人民做出的巨大贡献,人民将永志不忘。延安地区一直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与关怀,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延安人民发扬光荣革命传统、奋发图强营建了一座崭新的现代城市。延安在各个领域的巨大变化,使服务团中卅多年前受周总理派遣曾赴延安服务的老医疗队员们感到激动与振奋。在医疗方面进展很显著。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等培养高等医学人才机构的存在,即充分显示延安医疗队伍的实力与水平。服务团的全体同志们与陕西及延安的医学同道一起,对近年来临床医学方面的新进展进行交流,相互学习、启示将会对促进延安地区医院的医疗工作有所帮助,大家感到此项工作很有意义,并对能为老区人民服务感到高兴。

几点建议:

1、 根据问卷调研结果分析,此次最受欢迎的形式为学术讲座和会诊查房,结合临床病人边查房、边讲课是一个易于接受、提高较快的好形式。今后也可安排面向群众的科普讲座或义诊性咨询。

2、 大型讲座参与者应是对口的专业医务人员,人数不必过多,重在实效。如所讲课题是多专业有共性的内容,则更适合广大的医务人员。

3、 延安地区医院的设施硬件和医务人员素质都很好,群众的基本医疗可以得到保障,但在农村和边远地区的医疗设备及人员配置还不平衡,缺乏高水平医务人才及实用设备,农民还难以得到较高水平的医疗条件。基层卫生院未能充分发挥作用,造成资源閒置。

    4、延安地区围产期保健工作应进一步加强,如保健体系、保健内容的规范等。对此部分中心卫生院已有了较好的基础,如能进一步完善落实并加以全面推广,则可以建立起完整的妇幼保健体系。做好围产期保健将大大降低产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保护母婴健康、提高人口健康素质、节约医疗费用。

    5、慢性常见病多发病是当前影响人民健康的重要问题,建议加强对高发病的防治。如:进行对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胃癌等等发病的监控,加强这方面的健康宣教及诊治工作,以提高群众的保健知识水平,减少发病率、死亡率。

    6、医院不应过多追求高精尖端的医疗设备,要多培养高技能的人才。

    7、延大附院是延安市水平较高的一家教学医院,应在医务人员的继续教育方面多发挥作用。延安地区也有不少退下来的高职称医务工作者,充分发挥其作用,利用本地区医疗教学人才,多办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树立良好持久的学习风气,创建一支本地的优秀医学人才队伍。  

    8、延安附院在护士编制方面未能达到卫生部制定标准,病床与护士比低于1:0.4的要求(即1978年制定的标准)医院加床而护理人员不增加,300余名护士中有1/4为非专业人员(护理员)护理人员配置只能达到平均1:0.26,对于一所近千张病床的医院,如此大的工作量,护理质量难以保障,护士长期超负荷的工作健康也会受到影响。宜做好长远规划,逐步调整。。

     9、组织医疗服务团活动前,应选择好有需要、有积极性、并有一定条件的地区,应由当地行政部门支持。并要先与接待方做好沟通,根据专业的需要有针对性的选择相应的专家。主要活动范围以当地市县级医疗单位较为合适。

     10、今后医疗服务团组团到西部地区人员以5-6人为宜,时间以一周为宜。各地对专家的生活接待方面从简,陪同人员不宜太多,尽可能减轻接待单位的负担。

     总之,“医疗服务团”按中国老科协领导的指示,在延安的十天里,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与延安广大医务人员配合下努力做好医疗服务,也进行了初步调研工作并在北京-延安两地医务界间建起新的合作平台,架起又一座友谊之桥。  “服务团”的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得到了各方面的肯定,使我们倍感欣慰。真诚地希望通过此类活动能对西部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建设与发展有所助益,不负党和国家对老医务工作者的信任和期望。


中国老科协医疗老专家赴延安服务团

2006年9月5日